甲醇 弱勢運行概率較大
目前甲醇庫存較春節前明顯增加,部分企業庫存壓力較大。同時,國內甲醇價格仍高于印度等地,CFR東南亞現貨中間價持續下滑,進口利潤仍在130元/噸左右的較高位置。受此影響,進口量或恢復。
春節假期后開市以來,甲醇期貨2005合約最低下探至2006元/噸,隨后經歷一段反彈修復,但總體仍較為弱勢。現貨方面,受疫情影響,運輸不暢,上下游庫存均有累積。
疫情影響價格走勢
回顧春節前,甲醇港口貨物持續緊缺,華東華南港口庫存合計最低跌至60萬噸左右。國際市場,中東局勢動亂,伊朗限氣,國外裝置檢修不斷,國內市場,西南限氣,受北線天氣影響,運輸受限,加上下游烯烴裝置一直維持在85%—90%的高開工率,市場預期國內甲醇供應緊缺將延續一段時間。因下游采買補庫較多,在港口庫存無壓力的情況下,港口報價持續堅挺,至春節前江蘇地區報價基本在2300—2400元/噸之間。
與此同時,地域性價格差異持續出現。因天氣影響,西北地區交通受阻,年前報價基本在1800元/噸附近。在下游烯烴企業壓價背景下,甲醇價格持續走弱,甚至有降價補貼運費的動作。但當時市場普遍預期一季度港口甲醇現貨緊缺,且春節后運費大概率回調。節前幾日有部分企業開始主動累庫,等待節后港口套利窗口開啟。然而,疫情突發,甲醇運輸受影響較大,跨省運輸基本叫停。
目前市場供需兩弱
上游煤頭裝置方面,由于物流影響,目前庫存較春節前明顯增加。部分企業庫存壓力較大,同時市場上原料煤較為短缺,關中和北線多數企業被動降負荷至五成左右,涉及總產能約1200萬噸。但在庫存壓力下仍以降價排庫為主。西北地區報價大多在1650—1700元/噸附近,價格重心下移后,成交目前稍有好轉。氣頭方面,西南裝置復工較順利,川維也開始降負,后期西北氣頭復工情況值得關注。整體來看,截至2月6日國內甲醇整體裝置開工負荷為66.90%,環比下滑7.66個百分點;西北地區開工負荷為77.14%,環比下降10.48個百分點。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但由于廠家庫存壓力,運輸恢復后原料煤已得到補充,應不會對甲醇價格有明顯支撐。
港口方面,庫存稍有回升,至94.3萬噸。進口方面,預報2月7日至23日甲醇進口到港量36萬噸左右,明顯收窄。國外裝置方面,又傳伊朗限氣,仍有80%左右的裝置處于停車狀態中。馬油1#72萬噸裝置重啟成功,2#170萬噸仍檢修中。下游方面,烯烴裝置原料甲醇補庫充分,春節期間也未停車,運輸受限導致成品有一定庫存壓力。截至2月6日烯烴裝置開工率81.93%,同時也有較多裝置已公布檢修計劃,包括2月份檢修的富德、陽煤恒通、誠志,以及3月下旬的興興,以及4月的神華榆林。傳統需求方面,截至2月6日,受板材開工延遲影響,甲醛開工率降至18.06%,二甲醚及MTBE受原油大跌影響利潤下滑明顯,開工大幅降至21.8%和36.52%。筆者預估有近30%左右的甲醇需求受疫情影響,按兩周時間測算,對應影響甲醇消費量在50萬—70萬噸。
后市供應更加寬松
受疫情影響,甲醇開工延遲、需求下滑,錯開國外裝置較多意外檢修的時間窗口,使得春節前市場預期一季度港口維持現貨緊張的局面難以延續。以往年情況分析,3月左右,隨著伊朗天氣回暖,其裝置復產,供應也將恢復。目前國內甲醇價格仍高于印度等地,CFR東南亞現貨中間價持續下滑,截至2月11日已跌至262.5美元/噸,進口利潤仍在130元/噸左右的較高位置,受此影響,進口量或恢復,沖擊國內港口市場。
預計2020年國內甲醇有12套裝置投產,合計855萬噸產能。而外盤也有600萬噸產能的甲醇裝置待投產,顯著高于2019年的395萬噸和2018年的424萬噸規模。從甲醇需求角度分析,傳統需求將有所下滑,而新興需求方面,至2019年年底,煤制烯烴產能或在1700萬噸左右,2020年計劃投產250萬噸,因而甲醇制烯烴產量或下降。
整體來看,受疫情影響,甲醇庫存開始累積,下游需求受影響較為明顯,后期供應或更加寬松,甲醇期貨維持弱勢的概率較大。
【資訊來源】化工網?http://news.chemnet.com/detail-3297089.html
相關推薦